探索产学研协同新生态,提升全球市场影响力

慧聪产经网 2024-06-26 14:36 来源:网络
近日,以“产业共融,智造共创”为主题的“20+8产业集群创新创业大会暨乐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 在深圳举行。会上,在原南方科技大学(筹)副主任叶秦教授主持的“校企共创,产研共融,增能全球大市场”圆桌对话中,武

近日,以“产业共融,智造共创”为主题的“20+8产业集群创新创业大会暨乐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 在深圳举行。会上,在原南方科技大学(筹)副主任叶秦教授主持的“校企共创,产研共融,增能全球大市场”圆桌对话中,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首席代表卢顺翔、中山大学理学院副院长黄永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董玉明、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昕和乐其创新SmallRig CTO潘志强就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和产业研究整合,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展开了交流。

探索产学研协同新生态,提升全球市场影响力

本次圆桌对话主持人,原南方科技大学(筹)副主任叶秦教授认为,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产教融合是实现创新的关键抓手。如何有效推动产教融合,促进企业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是摆在所有与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深圳大学王昕副院长首先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对产学研合作的思考。她指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多学科交叉的天然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尤其是在“20+8”产业集群中,深圳大学的设计学科可以为现代时尚、数字创意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期待各大行业协会提供支持,搭建起连接高校和企业的桥梁,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中山大学理学院黄永盛副院长指出了当前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他认为,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需要提升对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价值的关注;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也需要更加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求,鼓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真正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董玉明博士从自身多年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丰富经验出发,强调了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他指出,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商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产学研协同不是简单地将技术成果交给企业就万事大吉,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将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

探索产学研协同新生态,提升全球市场影响力

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首席代表卢顺翔教授结合自身多年对接高校科研团队和企业的经验,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难点。他认为,高校科研团队类型多样,既有专注基础研究的,也有面向应用研究的,需要根据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才能提高合作效率。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提升对技术发展趋势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提出需求,避免“闭门造车”。

作为本次对话唯一的企业代表,乐其创新SmallRigCTO潘志强从企业角度分享了其对产学研协同共创的看法。他认为,企业要明确自身需求,做好项目规划,并与高校科研团队形成高效协同机制。乐其创新将建立一套标准化的项目合作流程,明确项目目标、阶段性成果和时间节点,避免项目“跑偏”。同时,乐其创新也将积极探索将项目成果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人才培养等挂钩,形成良性互动, 激发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潘志强最后表示,未来乐其将持续加强需求转化和项目规划能力,与高校共同探索开拓全球市场,将更多中国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向世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